仔豬消化道疾病多發,如何防治?
最近走訪市場發現,仔豬的消化道疾病異常增多,咨詢小豬拉肚子疾病的養殖戶數量是往常的2~3倍。結合臨床情況總結原因有三方面:一方面,仔豬的本身的生理特點,生長迅速、代謝旺盛,自身消化系統不完善,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較差,所以引起消化系統疾病較為常見,這是仔豬腹瀉、消化不良的基礎;一方面,正好趕上秋冬季節,氣溫低、溫差大,小豬受涼就容易出現拉肚子、腹瀉等情況,這是仔豬腹瀉導致的外因;另外,2020年7月飼料端禁抗之后,無疑給該階段的小豬雪上加霜,豬群就無法從飼料中獲取抗生素、抗菌素等,當受外界應激時腸道菌群失調無力抵抗有害菌,因此仔豬腹瀉情況要明顯高于以往。
原因分析清楚了,我們如何防控呢?
1、做好保溫,保持豬舍干燥
哺乳期小豬舍內溫度需要保持在22~30℃,保育期小豬舍內溫度需要保持20~24℃,保持豬舍溫度的同時,還要保持豬舍干燥,潮濕的豬舍也很容易造成小豬拉肚子,特別是有的養殖戶用藥治療后,發現特別不好治,而且還容易反復,這其實都和豬舍的溫度和濕度有關。
2、保證出生仔豬及時攝入足量初乳
仔豬剛出生,快速且安全有效的抗病來源是通過乳汁傳遞給仔豬的抗體及多種免疫因子,所以是否能及時攝入足量初乳決定著仔豬抗病力的強弱。由于目前養殖場存在很多母豬產后少乳、無乳,再加上仔豬本體質弱、搶奶差,導致仔豬攝入初乳量不足,腹瀉率和死亡率明顯增加。遇到這種情況,建議母豬產前15天提前使用久壯粉,每袋拌料1000斤,補氣血,縮短產程,提高泌乳量。小豬出生后注射久壯0.5ml/頭,增強搶奶力,增強抗病力。
3、教槽及斷奶階段做好關鍵點保健
教槽和斷奶都是對仔豬一次很大的挑戰,從吃溫暖的母乳到吃從未接觸的飼料,從母仔團聚到母仔分離,不管是從心理還是從生理都是一次次大的應激。做好飼養管理的同時,還要調理好小豬的腸道,可以在小豬教槽料中加入益腸元+久壯粉,一方面可以調節腸道菌群,促進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補血補鐵促進仔豬生長。斷奶時應激比較大,可添加久清堂芪貞+邦達素,連用10天,有效防治斷奶仔豬腹瀉問題,還可起到促生長和抗應激的作用。
案例分析
貴州省遵義市劉老板1512*****50豬場,目前存欄80頭母豬,在今年10月份時全場300頭斷奶仔豬發生腹瀉,拉水樣下痢和黃白痢、精神不振、消瘦、脫水、怕冷、個別出現嘔吐情況、消瘦脫水后死亡率高達50%以上。拉稀期間用了4天恩諾沙星和白頭翁散兩種腸道藥治療,未能控制。
經過臨床考察后,推薦仔豬斷奶后使用:芪貞+邦達素+久壯粉 各每100g拌料100斤,另外益腸元每1000g拌料500斤,混合拌料投喂連用10天。(300頭仔豬10天共計藥費:1140元,平均每頭每天投0.38元。)
用藥后回訪:投藥7天后打電話回訪,劉老板說全場豬群拉稀情況基本全部控制。仔豬的生長沒受到很大影響,老板很滿意。
TECHNICAI
技術支持
版權所有:河北地邦動物保健科技有限公司,歡迎來電咨詢! 技術支持:墨點云